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都 文/图
蜀麦133、南麦941、绵麦905、蜀麦1868……23个四川省小麦重大新品种长势良好,丰收在望。目光更远处,大面积生产的小麦更为喜人。这是4月19日,四川省小麦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组专家在崇州市天府粮仓产业园十万亩粮食高产稳产高效综合示范基地实地调研时看到的一幕。
崇州市天府粮仓产业园十万亩粮食高产稳产高效综合示范基地内,23个四川省小麦重大新品种长势良好。
看着眼前小麦的健壮长势,四川崇州粮油储备有限责任公司农业生产负责人杨福明格外兴奋。“今年我种了1000余亩小麦,其中‘蜀麦830’和‘蜀麦133’分别有500亩,还有150亩‘蜀麦1868’。”杨福明告诉记者,这些新品种的有效穗多、产量高、抗性好、抗倒伏等特性是吸引他大面积种植的原因。
这些品种主要由四川农业大学主持选育。四川农业大学副教授郝明介绍,“蜀麦830”属重穗型,区试穗粒数48.7粒、千粒重50克。除了抗湿害、产量高外,在抗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方面,也有较强的表现力。“蜀麦133”则是迄今为止我省白粒小麦产量最高的品种,入选2023年四川省农业主导品种。“蜀麦1868”赤霉病抗性突出,达优质中筋小麦品种标准。
小麦专家在田间调研统计小麦有效穗。
有了好品种,还需技术来挖掘生产潜力。“今年,我们采用了川农大研发的稻茬麦抗湿耕作栽培和无人机播种技术,实现了在重湿害条件下苗足苗壮。”杨福明介绍,今年的小麦群体普遍好于去年,主要是因为关键环节关键技术落实到位,时间节点也掌控得好。今年,他的小麦几乎没受到除草剂药害等影响。
科技改变农业,也提升了种粮效益。得益于高产多抗新品种和先进生产技术的大面积应用,崇州市10.5万亩小麦即将迎来新一年的收获。在崇州,像杨福明这样会种植、懂经营、熟机械的复合型种植大户正越来越多地涌现在田间地头。
“农业发展需要科技和人才支撑。”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高级农艺师胥筝表示,通过长期的走访调研发现,从科学育种,到智能化管护,再到机械化收割,科技力量正在渗透进粮食生产的每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种植大户主动适应农业现代化需要,成长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在四川省小麦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技术首席、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樊高琼看来,小麦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即通过基地建设,品种、重大技术、机具等“五良融合”的示范引领,以及主体培育,协同推广切实打通了农业生产的“最后一公里”。“‘最后一公里’意味着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樊高琼解释,品种是农业的“芯片”,栽培技术是农业的“操作系统”。通过把品种、技术、机具等集成示范推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打通科研院所成果到田间的“最后一公里”,将专家的产量变成种粮大户的产量,必促进我省小麦生产水平的大幅提升。
专家们的发现正得到印证。“现在我们正在依托全程机械化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用好品种,做好田间栽培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按照目前小春的长势,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麦田边,杨福明满怀希望地向众人说。
原文链接:https://cbgc.scol.com.cn/news/4135122?from=androidapp&app_id=cbgc&localTimeStamp=1682480754978